首页 电商 正文

陈格雷:百度有啊更象B2C而不是C2C

扫码手机浏览

00:00
--:--
这两天研究百度的有啊,和淘宝也仔细地比较了一下,明显觉得,至少目前而言,有啊更象B2C的地方,列举如下:1、 售卖的商品体验更象正规商店的降价促销,而不象个人小店主;2、 品牌货不少,而且得到醒目的推荐···

图片来源@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这两天研究百度的有啊,和淘宝也仔细地比较了一下,明显觉得,至少目前而言,有啊更象B2C的地方,列举如下:

1、 售卖的商品体验更象正规商店的降价促销,而不象个人小店主;

2、 品牌货不少,而且得到醒目的推荐,比如有宜家和米老鼠;

3、 界面更清爽,象大SHOPP MALL的汇集地,而不象淘宝的跳蚤市场;

4、 首页陈列的主要货品,时尚玩具和电子产品明显比淘宝突出,而淘宝的首页陈列还是更俗一些,这让我觉得有啊更象易趣而不是淘宝(据说色彩和界面是抄易趣的);

5、 广告画式的图片在有啊首页至少有五六个,这让我想到正规商店的橱窗,而且,大部分陈列商品下面的文字价格不突出,而是广告性文字; 原因我想是因为: 1、目前绝大多数小店主肯定是以淘宝和拍拍为主阵地的,有啊要大举出击,在得不到足够小店主加入的情况下,会很自然而然向正式店倾斜。 2、百度一贯的简单作风,会自然在格调上走向b2c。 3、对于正式店而言,也一直有些苦于很难在淘宝的市场上和小店主血拼价格,服务也未必比小店主贴近,而且,百度有啊肯定会和网页搜索结合,这显然对正式店更为合适。 趋势发展会怎样呢?也许: 1、有啊会先侵蚀易趣、新浪商城、以及其他电子商务购物网站的份额,在这部分积蓄实力后,才有可能和淘宝大战; 2、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有啊有可能吸引到一批新用户,这些用户的特点是懒得花时间讨价还价,还没有淘宝上形成购物习惯,而且更习惯于在百度上搜索商品的人,这些人的用户特征可能更偏向于购买正规商店; 3、从产品类别看,有啊最有可能在时尚玩具、正品服饰、电子产品先有所突破。 我不知道有啊能不能成功,如果按现在路径发展下去,也许会形成,有啊在B2C上做大做强的局面。 百度做电子购务,同时有正反两个极端的因素在相互影响: 正面因素是:我一直认为,搜索做购物有天然的优势,用户本身就更喜欢通过搜索来寻找商品和比价,在这上面,百度其实扼据了咽喉要道,用户既使继续去淘宝购物,但依然有可能在日常的搜索行为中,被百度的搜索引导(这可怕的一步一定会到来的)所影响。 负面因素是:昨天和一位朋友吃饭,她说得很精辟,她说每个企业其实是有固定属性的,比如百度,本质是一家技术工程师型的公司,而电子购物的本质是消费者导向的贴近服务型公司,这里面的转型太大太难了,很容易做不到位,尽管百度已经将有啊团队独立出去,但依然会深受百度的基因影响。 所以,百度有啊一定能够基于搜索的基本优势获得相当份额,但最终决胜取决于消费者服务能力,这不是一家技术型公司能简单跨越的。 无论如何,百度有啊的出现,会引发网络购物市场的大洗牌,会让网络购物进一步朝着2.0和搜索的方向发展,门户的作用会进一步降低。此话怎讲呢?就是商品陈示的广告性商城,肯定会被由搜索+IM+更方便的支付系统所取代。 另一个被降低的,是当当卓越、360BUY类型的中间商式电子购物网站的作用,这相当于传统中的大代理。我更看好平台式的电子购物能取代他们,这两者的差别,相当于在现实中是开个百货公司还是开个大MALL。有啊或淘宝类的电子购物网,只是做平台,把控信息源、沟通源和支付源这些纯虚拟的部分,而物流仓储推广销售这些工作会交回到直接拥有货品的商家来做,中间商会被极大弱化。

说的通俗些,360BUY这种更可能成为平台中的一部分,而不是能够独立上市。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