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基于CC0协议!
5700万神秘资金增持奥瑞金:产业资本部署“快消为王”
从交易席位来看,2019年12月华彬系增持奥瑞金0.94%的股份,是通过同一席位交易。由此可以推测,这项交易买入方或依然是中国红牛的运营商、国内快消品领域的产业巨头华彬集团。倘若为真,这也是“华彬系”第三次增持,其持有奥瑞金比例已经达到4.6%。该比例,距离5%的举牌线一步之遥。
奥瑞金是国内金属包装领域占有率第一的绝对龙头。受到疫情冲击,奥瑞金的股价遭遇重创,已经跌至2013年末以来的历史最低位,市值跌破百亿大关。即使对比“红牛之争”最尖锐的2019年上半年,市值也已经跌去了30%左右。这或意味着,市场正在悄悄卯足了劲,等待春江水暖。
按照数字100研究数据显示,进入“后疫情”阶段,快消作为消费情绪化高度敏感的行业,正在逐渐恢复运转。产业资本布局,无疑旨在抢占产业的“回流先机”。
资本布局“回流先机”
3月23日,A股市场再度出现回调。机构投资人的新共识正在逐渐形成,即现金奶牛型产业,尤其是金融、电力、资源和快消等,成为机构投资人部署的重点。
譬如,近期国寿、太保等,近期分别举牌农业银行、赣锋锂业等,太平人寿举牌大悦城。在产业资本增持方面,除了华彬集团继续增持奥瑞金之外,三月份以来,已经有超过14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包括格力地产、东阿阿胶、海澜之家等。
其中东阿阿胶、海澜之家和大悦城等均属于快消板块。
“快消市场在疫情期间受冲击很大,但是消费市场最为敏感,因此也更易在疫情之后,迎来业绩爆发。”北京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受访时指出。
按照其逻辑,产业资本在这一阶段增持快消产业,与当下成本低廉有直接关系。相比而言,快消产业年度业绩的确定性具备竞争优势。而金融股则具备安全避险的功能。
生产、转型、铺货三维竞赛
而在另一维度,快消产业的布局竞赛也在悄然展开。市场上,随着疫情带来的冲击环节,消费的回流,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在第一阶段的复工复产环节,快消产业由于多关系到民生,一直走在前列。同时由于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安全生产成为考验企业复产能力的第二道槛。
记者调查显示,包括红牛、蒙牛、香飘飘、汤臣倍健等,均启动了定制化的安全生产程序。作为红牛最大的供应商,市场最担心的是其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湖北奥瑞金制罐有限公司、湖北奥瑞金包装有限公司、湖北奥瑞金饮料工业有限公司3家工厂的复工率。按照消息人士透露,三家工厂均在3月11日之前恢复生产。由于涉及食品安全,返厂职工全部进行了核酸检测。
一端是恢复生产的竞赛,另一端,企业还面临悄然生变的市场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
按照接近奥瑞金的人士的说法,受到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推动啤酒罐化率提升,罐装啤酒对瓶装酒替代速度加快。因此后期的主要考验是,奥瑞金在收购波尔亚太之后的产业整合能力。
而连日来,包括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龙头,均预测二片罐市场红利尚未释放。光大证券判断,未来几年,金属罐的需求量增长将在10%左右的水平。
而在终端铺货上,由于奥瑞金的下游主要是红牛、青岛啤酒、百威啤酒、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东鹏特饮、健力宝、安利、露露等饮料类客户,以及伊利、飞鹤、君乐宝等食品类客户,均是具备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的产业龙头,在快消复苏过程中,这些产品亦是最大的受益对象。
万事俱备,谁是东风?
按照机构投资人投资策略,主要是基于行业逻辑寻求“隐形冠军”。而对于市场情绪而言,则更多需要等候市场的更多的触发因素。
目前市场情绪的焦点是,投资者对海外危机以及国内政策的担忧,不过多头的主要期待是,A股有望与海外脱钩,成为“避风港”。按照东海基金的研究,A股与海外市场脱钩尚需一些条件,景气度向上、内需型、逆周期发力等将是主要关键因素,消费是其首推的寻找机会的抓手。
实际上受到疫情影响,奥瑞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持续走弱。相比2019年上半年红牛之争最剧烈时点,已经跌了30%左右。
进入2020年之后,尽管市场普遍预期参考达能和娃哈哈的案例,双方和解的可能性增加,但仍然未消除市场的负面情绪,奥瑞金不断下跌创出历史新低。这也反映出,疫情对投资情绪的影响。
不过也有机构指出,奥瑞金对波尔收购完成后,产能将达到约130 亿罐,行业产能预估占比将达21.73%,成为二片罐领域产能最大的企业,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奥瑞金“买入”评级。
共识尚未形成,受到当日沪深大幅回调影响,奥瑞金再度下跌3.42%,是2013年末以来的历史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