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问题频发,股价暴跌40%,三只松鼠“贴牌”路还能走多久?
成长伴随着问题,问题倒逼企业成长,当公司小的时候可以牺牲某些东西去换速度,但当企业成长成为巨无霸之后,那么质量就是其最重要的“生命线”。
10月29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薯片中外对比比较试验报告》,在这份报告当中,三只松鼠、盐津铺子、董小姐等品牌的薯片被检出丙烯酰胺含量较高,超过2000微克/千克。
一石激起千层浪,食品致癌的话题开始在资本市场发酵,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尽管“涉事”企业及深圳消协后来均发布声明称,我国并无丙烯酰胺含量限量的食品安全标准,不存在丙烯酰胺超标的说法,“薯片检出致癌物超标”背离原意。
但是,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其实,这些网红的零食产品也并不是第一次陷入食品安全风波。以三只松鼠为例:
2016年5月,三只松鼠在食品中添加药品(莲子芯)、用非食品原料(玫瑰果)生产食品,被芜湖市弋江区市监局罚款5.63万元。
2017年初,中国消协对外发布的2016年“双11”网购商品质量测试报告显示,抽查的144款样品中有34款样品的相关测试评价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三只松鼠就赫然在列。
2017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1.8倍,其又被罚款5万元。
2019年年底,有用户称在京东三只松鼠旗舰店购买的“足迹面包”中吃出了苍蝇……
对于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它们的矛头都指向了代工生产。但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在创立三只松鼠之前,章燎原是一个标准的职业经理人,他曾在安徽的詹氏企业任职十年,从最初的区域经理到最后的董事总经理,他用了八年时间将詹氏企业做到了2亿的销售规模。
2011年,他在詹氏企业创立了子品牌“壳壳果”,仅8个月时间壳壳果的销售就突破了1000万元。此后,他建议詹氏企业的掌舵者全面转型互联网,但这一意见没被采纳。
2013年,他提出了离职,并创立了三只松鼠。
起初,他的团队只有5个人,并且年纪都是二十多岁,他认为当时是其创造电商品牌最后的机会。事实证明,他的眼光真的是非常独到,正是因为这次创业才有了后来的百亿三只松鼠的零食帝国,如果继续留在詹氏企业,那么他最终的结局也就不过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
创业艰辛,这是所有的创业者的必经之路。刚开始创业的章燎原一样举步维艰,最初他们的办公环境是相当的简陋,连办公桌都是纸板搭建的,最穷的时候账面上就只剩下了几千元。
后来,投资机构IDG 给了章燎原1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三只松鼠的窘境才得以改善。有资本的加持加上章燎原的理念,三只松鼠成长的非常快,在品牌上线的65天之后,三只松鼠在天猫坚果类销售就跃居第一位。并且章燎原还获得了一个绰号——“松鼠老爹章三疯”。
两年的电商销售为章燎原积攒了很多经验,也为他创造了很多财富。为了扩大规模并解决物流问题,他开始了代工模式,并且耗费巨资在北京、广州、芜湖、成都四地建仓储。
解决了生产与物流,剩下的就是数钱和上市。
2017年3月,三只松鼠向证监会提交招股说明书,很不幸的是因为霉菌超标问题被芜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所以,三只松鼠上市计划只能搁浅。
如此休整了两年之后,三只松鼠终于登陆A股,敲钟当天,他并未上台,代替他的是三只松鼠的人偶。
上市不是终点,有时候它只是一个起点。
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食品类的股票均受到了市场的热捧。但他们业绩似乎没能跟上股价的步伐。
近期,三只松鼠发布了2020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营收72.31亿元,同比增长7.7%;净利2.64亿元,同比下降10.62%;如果单列出第三季度数据,这是其上市以来营收出现负增长。
如今,贴牌的模式已经让三只松鼠陷入到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且三只松鼠的股价也从最高的91.43元降至目前的53.1,跌幅超过了40%,目前其总市值为212亿元。
总的来说, 我认为这都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高达14.47亿元,占其营收的比重达20%,而研发投入只有3579.72万元,只是销售费用的2.4%,占营收总额的比重更是只有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