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从《唐探3》一落千丈的票房,看注意力吸引现象
2021年新年,电影《唐人街探案3》高开低走,短短七天之内,票房从10亿跌落至1亿,最初预估票房60亿左右、排片更是高达50%,一票难求;然后口碑却直线下降,预估票房降到40亿上下。有人说,是这一年的等待,让观众对影片产生了更高的期待;有的人说,故事没有头两部质量高,口碑相传,观众对故事便失去了兴趣。
国内最好的产品经理之一,张一鸣深谙人性,他曾多次提到,成功源于自我的“延迟满足”,然而产品的打造,需要第一时间充分满足大众。
这里有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著名实验,心理学家把4岁的孩子带到一个简陋的房间,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糖,并告诉他们,如果20分钟以后再吃,他们将再获得一颗糖。其中绝大部分孩子没有等到20分钟后,只有少部分孩子转移注意力克制住自己,获得了丰富的糖果。
延迟满足是一种甘愿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在等待中展示自我控制的能力。
《唐人街探案3》在上映第一天,票房高开,是被迫等待一年的观众,即时满足的反弹效果,而要想形成IP长期黏性,则需要高质量内容的延续,同时,让观众获得即时、爽快的观影体验。
吸引大众的注意力除了即时满足,还有其他什么原则吗?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可以分为:短期注意力吸引法则和长期注意力吸引法则。
01 短期注意力吸引法则
短期吸引,主要是借助视觉、颜色、对比、运动、留白、声音等方式,开启我们大脑的本能层,自然吸引用户注意力。
1. 在二维平面中,较大的物体会更重
如下图,在图片分布页面,较大的视觉块,更能吸引注意力。
2. 形状规则的物体比不规则的物体视觉更重
比如在常见的页签分布上,最重要的按钮往往会设计得更规则一些,突出其重要性。而不规则的形状,往往让人感觉有缺失的部分,让它们变得更轻。
3. 对角线方向的元素重量大于垂直方向的元素,垂直方向的元素大于水平方向的元素
4. 色彩是注意力吸引的好工具
从重到轻分别是:红、蓝、橙、黄、绿。而亮黄色在设计中也经常被用来做焦点吸引,它可以瞬间吸引用户注意力。
5. 运用动效吸引用户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讲,对运动的物体更加敏感,是蕴藏在我们基因里的秘密,先祖打猎需要躲避野兽的潜在攻击,自然会对运动对物体倍加关注。
华丽的礼物动效,往往吸引大众,并感染他人,产生情绪上的共鸣。让送礼的人,备受关注,促进大众购买礼物分发。
6. 留白设计,留白的意义在于反衬其他元素
留白越多,其他元素就更受关注。极简主义设计便是运用了此原则,让人耳目一新。
7. 运用声音
比如常见的闹钟设置,可以瞬间吸引注意力,甚至从睡梦中醒来。
02 长期注意力吸引法则
长期注意力吸引更多的不是依靠用户本能反应,而是借助人性来获得用户黏性。
1. 瓜子理论
我们来说说“瓜子理论”,无论喜欢与否,人们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然后是第二颗,第三颗……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几个小时,甚至忘记喝水。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动作及其简单,而且马上能获得奖励——瓜子仁,获得回报和成就感。短视频便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流行开来。
字节跳动在抖音之前,最优秀的产品之一是“今日头条”,而在“今日头条”应用中,产品经理发现短视频的阅读量数据十分可观,随着4G普及和5G时代的来临,60秒以内的短视频成为“快餐信息”的最好承载体,远比阅读文字来得更为容易。于是抖音诞生了,进一步有了抖音的崛起。
2. 上瘾机制
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做了条件反射的实验,实验如下表进行,由此可见当不确定性发生时,是最容易上瘾的机制。
游戏中常常设置装备、宠物、天赋合成机制,卡片、道具等随机奖励抽取,存在一定随机的可能性,虽然是概率性收获,但往往也是让玩家最上瘾的部分。
3. 未完待续的任务,更能让人们惦记
心理学家让测试者做22件简单工作。一半做完,一半不做完。结果出乎意料,未完成的工作可回忆68%,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43%。
各大视频网站推出VIP特权,超前点播来实现盈利,就能充分说明,未完待续是多么有吸引力。
4. 锚定效应和从众心理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作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而用一个限定性的词语或规定作行为导向,达成行为效果的心理效应。
商家在双11的促销活动中,常常运用原价和现价对比,来促进消费,便是锚定效应的运用,而拼多多,不仅运用了锚定效应,还结合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从众: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知识,必须从其他途径来获得行为引导。故而,当好友分享了9.9拼团包邮的水果时,即便你此刻并没有想买水果,但9.9和朋友的推荐,也会对你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以上注意力吸引法则是不是简单易懂呢?了解群体的本能反应,和心理特性,相信你也可以设计出具备高吸引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