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文章非原创,可以看一看... ...
导读: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买小米的不一定是家庭主妇,也可能是米粉;
是的,现在小米,不再是一种粮食谷物的名称,它更重要的是一部横空出世的手机名称;
我们来看一看小米手机的一些疯狂记录:
2011年12月18日,小米手机面向个人用户开放购买,每人仅限购两台并在3小时内售完10万台。
2012年1月4日,小米第二次面向个人用户开放购买,每人限购一台并在3.5小时内售完10万台。
2012年1月11日,小米第三次面向个人用户开放购买,预计出售50万台,每人限购一台并在9小时内出售30万台。
2012年2月28日,上午10点,小米手机电信版正式开始预定,15万台小米手机电信版,30分钟预订一空。
还有更多。。。
小米的疯狂令人咂舌,今天,我们一起来从杠杆力营销的角度,来全面为你解开小米手机营销的背后秘密。
OK,我们一起来从杠杆借力的角度,来解析中国雷布斯(小米CEO雷军总裁)的小米成功之道。
一丶360度透视小米手机
1丶从名称上看:小米,一个很亲切的名字,在这一点上,与苹果相似,颇有苹果韵味,有很强地传播力与亲和力。尽管小米的名称官方说法是来源于“Mobile Internet”的首字母简称;
2丶从造型上看:小米手机延续着苹果的时尚丶个性丶色彩简洁鲜明的特征。
3丶从性能上看:小米手机是一款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是世界上首款双核1.5GHz的智能手机。其搭载的Scorpion双核引擎比其它单核1GHz处理器手机的性能提升了200%,和双核智能手机相比也提升了25%。经过系统优化后还能提高30%的性能。
4丶从系统上看:基于原生的andriod系统,超过100项的改进,搭载Scorpion双核引擎。小米打出的口号是:“活”的操作系统,每周可以升级。这是一个人性化的策略,同时,小米也把手机成为了一种电子宠物,可以不断地成长。同时,在刷机的时候,也增强了小米与客户的互动。
5丶从价格上看:1999元,比起苹果手机的价格便宜了一半还要多。这是国内首款双核1.5G手机,号称全球主频最快,它内置基于Android的小米MIUI系统,通过互联网零售,最关键的是,只卖1999元人民币。
高配置,低价格。小米巧妙地通过价格杠杆归避了与苹果的竞争。同时高价值的东西低价卖,也为营销成功垫定了基础。
二丶杠杆借力:顺势而为下的小米营销。(本文重点分析之处)
小米手机的横空出世,引来众人瞩目,按照其CEO雷军的观点,就是“顺势而为”。雷布斯一直强调地是小米手机的成长是一种时势,是一种趋势。小米的成功模式,用雷军的话是,找一群靠谱的人干靠谱的事情。也就是说,创意加靠谱的人在一起,就有了小米。
接下来,我们从杠杆借力地角度来解读小米手机顺势而为下了营销:
1丶偷师借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
在这里,我有必要先说明一个前提,并非小米公司在模仿苹果公司,雷军一直强调小米公司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并非手机生产公司,小米不单纯属地是手机这一个领域。小米公司的三大业务,即小米手机丶手机操作系统MIUI以及移动聊天工具米聊。
雷军的战略布局应该是(个人观点):通过手机占据客户的口袋,通过系统占据客户的界面,通过移动互联网赚钱。因此,小米手机不停地让客户参与系统开发,系统升级,无非不就是占据客户终端的消费选择。所以,小米公司的未来在于互联网。
但小米跟苹果的差别就是小米无非就是互联网公司。是的,在手机这一块上,小米有很多地方都有着老师“苹果”的痕迹。 在产品设计上,苹果已经掀起了一股创新丶时尚丶个性的风潮,这是经过市场验证的符合客户内心需求的产品,小米手机继承了这一风格,省去了教育客户与市场探索的过程。
雷军无法让所有的苹果都装上andriod,装上MIUI,所以只能自己开发手机,而目前手机中最热的就是苹果,最被广泛接受的也是苹果,因此沿着成功人的脚步走,成为雷军的一个选择。
在营销方式上,雷军也借鉴了苹果的方式,充分的售前预热,制造足够多的悬念,提前在网上预订的“饥饿式”营销,都看来跟苹果无异。
在营销发布会现场,无论发布会丶演讲PPT丶雷军董事长的穿着,都有着乔布斯的印记。为何雷董事长不怕别人笑话他:东施效颦。原因在于模仿一个偶像没有什么可耻的。早先雷军就放低姿态,强调其偶像乔布斯是不可超越的“神”。
启示:学习成功的人,是一种智慧借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让你更快地成功。小米手机是小在苹果手机这一个巨人的肩膀上,在苹果已经营造成功的手机消费市场氛围中,借鉴苹果手机的优点与特点,面向中国的客户设计一个贴心的产品。
2丶借力时势:借时势造英雄
(1)从乔老爷的离去说时势
应该说,雷军设计小米手机的想法在很早前就有了,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有想当一回生产者的愿望。更何况雷军是一个数码产品控。应该说,在使用苹果手机的时候,雷军就不停地思考琢磨着如何优化苹果手机,如何使苹果更加适合于中国人使用。
但是,雷军想了很久,为什么没有动?因为时机不成熟。因为苹果正在势头上,更准确地说,乔老爷的权威与形象不容许任何的挑衅。
那些在乔老爷还在的时候,曾经尝试挑战苹果权威的,或者跟着苹果步伐的,无一不被乔老爷收拾得求生不得,求死不甘的境地。
应该说,小米手机的推出,时机选得恰到好处,乔老爷的离去,苹果失去了一个富有感染力的灵魂,也让苹果购买者失去了信仰中的支柱,他们从信任乔布斯从而购买苹果这种消费行为中走出来,开始关注手机的性价比。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手机不是雷军的全部计划。
但却是他的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手机是他的桥梁,架接着他的所有业务。所以小米一上市就必须成功,必须比其它产品更能制造焦点,所以在时机选择上非常重要。
如果,如果乔老爷没有离去,小米的出现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只是如果,一种猜测。
(2)从产品定价说造势
小米手机第一波的客户定位为手机控。但更准确地说,小米手机的目标客户群体应该是那些认可苹果理念却买不起或舍不得买的苹果准客户。当然,还有一些准备购买苹果或对手机有更高要求的客户。
1999元,这是雷军自己造出来的一个势。相比苹果的价格,这绝对是跳楼价。这个势冲击着每一个渴望体验时尚丶个性丶炫酷的客户的心。普通手机的价格,却能买到高配时尚手机。说实在的,我也心动了。
一般一个产品新品上市,都要从其中赚够了利润,才开始慢慢降价,而小米手机从一开始,就把价格降到割喉价,足见其为了借助价格的势头和消费者内心需求的势头,不惜破釜沉舟。
为什么定价1999元?除了想要快速刺激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把竞争者与跟进者扼杀在幻想的摇篮里。这个价格没有多少利润,是一步险棋。但是有很多利益。俗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
现在,客户对手机,尤其是苹果手机有着狂热,手机做出互联网终端和游戏终端才刚刚开始,手机控正在走向一个高峰,一旦这个势头过去,客户的消费形成习惯,习惯了使用小米手机,习惯了使用米聊,习惯了使用MIUI,竞争者想跟进都难。
价格的势头丶客户消费心理的势头,苹果的余热,移动互联网的趋势,让雷董事长破釜沉舟,定下了1999元。
(3)从市场消费说借势
手机,不再是单纯地打电话,发短信,玩玩单机小游戏的时代了。手机开始做为获取信息,玩游戏,聊天,看视频等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时代。
手机同时还体现身份丶时尚丶个性丶潮流。这个时代我们不能OUT了,必须HOLD住。
苹果领军着这个数码时尚潮流,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消费得起,一句话说得好:单反穷三代,苹果毁一生。
于是乎,中国市场呼求一个消费得起的体现身份丶时尚丶个性丶潮流,定位与风格与苹果相似的产品,小米在这种市场消费需求势头下应运而生,生得如此惊天动地。
启示:时势造英雄,借助时势可以使你快速地在这个行业站稳肢根,并向竞争对手发起强烈冲击,象雷总一样的勇敢借势丶造势,破釜沉舟!
3丶借力媒体:不看门道看热闹
这个世界不喜欢懂门道的人,这个世界需要的是看热闹的人;
小米营销的成功,离不开媒体的帮抬哄撑,离不开专家的唇枪舌剑,离不开网友的“不看门道看热闹”的心态。我们来一一细数小米如何借力媒体快速地打开知名度。这将是一个营销上很经典的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产品品牌的案例,当然,也离不开雷军等人的超强影响力与号召力。
(1)制造悬念让媒体跟进
通过事件我们可以看出,雷总一直通过微博分享着小米手机的讯息,而每一个讯息,都在制造着一个悬念。
2011年7月12日,小米科技召开新闻发布会,雷军向媒体公开小米科技的经营目标:做顶级的智能手机。一石激起千层浪,昔日金山公司掌门人情迷“智能手机”?一连串的疑问就此产生:雷军为什么要做手机?雷军有能力做最顶级的智能手机吗?小米手机到底是怎样的一部手机?发布会的宣传目的已经达到,因为它引来了关注,引来了疑问,同时也带来了期盼。
由此,小米手机不停地给媒体制造悬念,一步步地吸引媒体跟进。
2011年7月14日,雷军在个人微博发布7月12日的媒体沟通会所用PPT,让大家看到了小米手机的样子。小米手机初次亮相。使人们对小米手机的形像多了一份期待;
2011年7月19日,雷军在个人微博中称,小米真机丶硬件参数丶定价和销售模式将在八月中下旬公布。
还有更多。。。。
雷总应该感谢微博;是的。当然,也得佩服雷总制造悬念的能力;
其实,雷总感觉到的就是,我把事情的进展一点一点真实的告诉你,这是由于这份真实,才让别人有了更多的期待。
(2)制造话题让媒体报导
从小米手机还是个理念时,它就已经成为了“话题王”。
首先进入人们视线的小米手机的业界“精英团队”组合,这让人好奇这种精英组合会不会真正的组合出一种精英产品。
而小米团队的领军人物雷军创建卓越丶投资凡客并大获成功的经验让他非常注重用“眼球经济”模式运作小米手机:“用互联网的方式做手机”,大胆引进网民中的发烧友参与设计,在创意丶设计和营销上的创新,以“众包”的理论在吸取网民智慧的同时来借助网民的口碑进行营销。
虽然小米声称自己绝不做饥渴营销,但实际上一直在做“消息”的饥渴营销,话说半句,事不做圆,甚至搞几个诸如对乔教主大不敬的低级错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些从方向上来看无疑是对路的,也为后续持续制造话题奠定的传播基础。
无论是否饥饿营销,光争论是否饥饿营销,就给小米带来无数的曝光率,雷总的犹抱琵琶半摭面的回应策略,让更多人的加入了争论的漩涡中。
媒体,只喜欢有话题的故事,有争论的事件。
(3)微时代的新媒体作用
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一种,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具有病毒传播效应,即微博上信息传播的速度就像病毒扩散一样,速度相当快,而且影响范围将非常大。雷军正是借助其190万粉丝大军影响力在微博上透露媒体沟通会的所用PPT,使公众看到了小米手机的长像和模样。其传播效果也没有让雷军失望,仅单条微博就被转发了二千多次,评论近千次。
同时,此条信息的发布带动了其他媒体对小米手机的讨论,例如,论坛丶门户网站等媒体纷纷加入到小米手机的讨论行列中,使小米手机一时间成为关注的热点。在讨论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兴趣和疑问:小米手机的具体硬件参数丶定价和销售模式是怎样的呢?
2012年8月17日,雷军在新浪微博举行主题为“关于小米手机的一切”的微访谈,和网友进行了互动,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小米手机。同时,关于产品发布会的相关资料都上传到官方网站,供大家分享。
雷总通过微博制造了话题,通过微博发布了产品,通过微博与众多粉丝互动。
不得不说,微博好样的!微博好不好用,已经不是话题了,就看你怎么用了。
启示:媒体不是喜欢完美的故事,也不是喜欢圆满的过程,媒体喜欢话题,喜欢争论,喜欢有质疑的事件。其实从媒体的解度我们也可以理解,只有话题丶争论,才能提高曝光率。
所以,有时候让自己有悬念一点,有话题一点,有疑问一点。这是你借力媒体的方式。
4丶借力客户:我是米粉我光荣
接下来该说说米粉了,应该说,这是雷总成功的关键。
这里,我们首先要赞美一下雷总,关于米粉的定位,是如此地准确而直接。有很多营销专家认为,小米手机应该有更多文化丶理念方面的客户定位与品牌定位,但在这里,大兵想说:忘掉该死的定位理论吧,让你直接的,赤诚地面对第一批消费狂热者。
应该说,小米很清楚自己的每一个目标,每一步都有清晰地定位;不拖泥带水。
米粉:热爱小米手机丶热衷于小米应用与使用,他们是一群手机控,发烧友。这就是小米手机针对第一批客户的定位!好,很好!
明确地定位客户后,雷总充分利用微博与这类客户互动。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雷总如何借力于客户:
(1)借客户做产品测评
从米聊的推出,到小米手机的推出,雷总总是广开言路,积极地与米粉互动,而米粉也在相应的激励与鼓动下,积极互动,提出相应的产品改善建议。
现在有近200万的米粉正在积极地参与小米事业的建设。可见雷总是如何聪明地取材于民。
(2)借小米同城会推广客户与增强客户黏性
小米同城会,是小米公司的非常好的口碑宣传驱动力。相继开展的小米同城会,不仅仅为小米公司维护了客户关系,提高了用户的黏性,增强了品牌的凝聚力。还为小米公司的下一步的营销提供了免费的宣传动力。恕我愚拙,我也是从一个米粉口中得知小米手机。可见,米粉对小米手机的推动作用有多大。
(3)借米粉吸引合作者
前联通销售部总经理于英涛(发布会次日调任)谈到,自己看中小米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小米的MIUI系统,有170万粉丝在积极地对MIUI提修改意见,他们每个礼拜五都会更新一次,这不是一般的公司可以做到的”,其次就是小米的高配低价。
可见,米粉不仅仅体现在消费这一个端口,还体现在资源的端口。
启示:水能载舟,你的客户的激情将可以承载起你的事业的大厦,后期小米手机将会更大地推动与客户的互动以及提高客户的体验。不信?等着瞧!
5丶小米成功模式总结:一个资源整合分配者的快乐
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小米手机的成功模式:小米模式;
1丶选择你的行业内的导师,假如你是一个初创者。 摸索在这个时代来说,代价太大了,时间就是金钱。
2丶结合时势,推出你的第一款产品或第一次业务的成功。因为成功是羊群效应的,假如你第一个产品不成功,后面的就难说了。
3丶宣传是你的生命线之一,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懂得充分地运用媒体,可以让你事半功倍。借力媒体,勇敢一些吧!
4丶我爱客户丶客户爱我。用心去互动吧!这一点将会决定我的事业的长度与深度。借力客户,这是一门深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