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敢做生意的都很快成了“万元户”。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一个个小卖部不断地涌现出来,那时开小卖部的,都赚了,因为市场太缺小卖部了。
淘宝出来了,慢慢吸引了人气,越来越多的人在里面开店。这时,当大众慢慢接受了网购接受了淘宝的时候,许多卖家已经赚了一笔,毕竟这种购物方式太新鲜了,新鲜得让人们过瘾,新鲜得让有些人将信将疑。(C店比实体店的发展多了一步:对网购的相信和接受。)当网上购物已经新鲜得不再叫人将信将疑了,人们开始发现在淘宝开店可以免房租可以赚钱,大量卖家蜂拥而入,网上的小C店不断涌现。
后来,百货商店出来了。刚出来的时候,这种百货店的东西一般比小卖部的贵,只是质量更有保证。这时候一般的小杂货店的劣势就出来了,东西不齐全,质量没那么有保证,于是大家为了买质量好的东西,都去百货商店。
接下来,淘宝商城出来了。虽然东西比小C店的稍微贵点,但是质量更信得过,物品的种类也比一般小C店多。网民们纷纷转向商城。
再后来,大卖场出现了,这种比百货商店更便宜,比一般杂货店有着更齐全的货物的大卖场出来了,里面的东西质量也很不错,所以大家都喜欢到大卖场大购物,像好又多,沃尔玛等等。
网购的这一段历史正在发展中。
大卖场出来了,大量的小卖部已经无人光顾,所以通通关门大吉。这时候,有人发现,大卖场可以卖便宜的东西,可以卖质量好的东西,唯独无法贩卖“便利”——因为大卖场毕竟是“大”。
网购将继续发展。
所以,这时候,懂得转型的小卖部也活了下来,他们不和大卖场比大,不和大卖场比全,他们卖得仅仅是“便利”,所以他们叫做便利店。他们的东西甚至比大卖场贵,但因为便利,所以还是很多人选择了他们,比如广州的seven-eleven、喜士多。(当然还有其他小店也继续开着,他们都不跟大卖场比大比齐全比便宜。)
(网购的发展可以比实体店更具有重叠性和跳跃性)
当淘宝商城还没发展完全的时候,已经有先知先觉的人士已经把自己的小店转型了,他不和淘宝商城比大,不和其他大卖场比种类齐全,他卖的就是感觉:刺激、惊喜。这就是每天只卖一款东西的网店、网站。(相信其他转型的小店也会继续发展,只要他们选择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好。)
实体店的发展格局基本上已经稳定。
网上购物正走着类似于实体店发展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