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太过热情的海底捞,为何吃力不讨好?
然而,巨亏近10亿的海底捞似乎依旧“满怀热情”,一面保持扩店——上半年新开173家餐厅,相当于每天开一家新店,一面继续强调保姆式服务。
事实上,长期以来,无论是其对待客户的服务态度,还是其在二、三线城市的下沉计划,都明显有着海底捞的“热情”底色。
只不过,从眼下来看,这一腔热血仿佛终究是“错付”了。
口碑受损,扩张失速
半年年报发出后,海底捞自2018年上市以来首亏的消息让业内外闻之一震,但这样的结果却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早在7月6日,海底捞就发布了上半年盈利预警,称其预计2020年上半年收入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20%,较2019年同期录得约9.11亿元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预期公司于该期间将录得净亏损。
2020年上半年,疫情的突袭让海底捞自1月26日起就暂停了大陆所有门店的营业,到3月12日才重新开放大部分门店,因恢复的门店要严格执行人流管控措施、安排顾客分散就座并限制就餐人数,其翻台率也随之下降。
据悉,海底捞上半年平均翻台率从2019年同期的4.8次/天减少到了3.3次/天,目前的翻台率才恢复到八成。
这是海底捞亏损的最主要原因——餐厅经营收入占上半年总收入的比例为93.7%,金额从去年同期的113.31亿元降至91.51亿元,同比下滑19.2%,主要受疫情影响导致门店客流量减少。
疫情对依赖堂食的餐饮行业影响最为直接。闭店减亏、线上营销、外卖零售……以西贝筱面村为代表的各大餐饮企业使出“十八般武艺”就是为了活下去。
疫情期间,不少餐饮企业推出线上外卖
但海底捞却反其道而行之。今年3月末,重新放开门店营业后不久,海底捞公开了全年开店计划:将在2019年末全国768家店面的基础上,预计今年上半年新开门店超90家,全年门店数量有望达到1000家。
如今,半年报显示的实际开店数量,可以说已经远超海底捞当时的预期,达到了惊人的“上半年新开门店173家”。
至此,其全球门店总数也从年初的768家,增加到了6月末的935家。整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门店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月均新开店高达20多家。
毫无疑问,海底捞加快了开店的脚步,即使是面临疫情这样会影响行业整体发展的极端情况,也没有丝毫迟疑。谁能想到,1994年成立至2017年间整整23年,海底捞全球经营门店总数才不过273家。
如此激进的战略步伐,似乎是在2018年上市之后开始。仅2018年一年时间,海底捞新开门店数就达200家,2019年更甚,新开门店308家,平均下来几乎就是每1.2天开一家新店。
然而,店面越开越多,管理却没有跟上。
7月12日,有消费者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时,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7月20日深夜,海底捞紧急道歉,称问题食品是供应商工厂灌装环节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标签掉落到产品中。
7月30日晚,海底捞杭州富春新天地店被曝登上杭州市市监局“抽检黑榜”,原因是其店内所使用的一批次筷子产品被检出大肠菌落。海底捞回应称,基本判定是筷子储存过程中导致。
连续两次食品安全事故,不仅让海底捞口碑受损,也让外界意识到,逆势扩张的海底捞,似乎正在逐渐失速。
二三线城市不欢迎海底捞?
回首2018年9月26日上午9:30,海底捞董事长、创始人之一张勇在港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钟声。由于用力过猛,张勇敲锣的一瞬间,被巨大的锣声震到了耳朵,即刻捂着耳朵,但依然开怀大笑。
这似乎成为了海底捞此后发展的一个缩影——用力过猛。
自敲钟上市那天起,疯狂开店仿佛成为了海底捞的发展基本盘。往二、三线城市下沉,更是成为了一大重点。
近年来,海底捞在三线城市倾注不少热情,但从眼下的效果来看,海底捞更像是热脸贴了冷屁股。2019年,海底捞开启疯狂开店模式后,销售额和翻台率首次出现下滑。
国金证券分析师唐川也曾对海底捞出具了一份看空研报,其中提到了后者的下沉战略,认为“海底捞的商业模式难以在低线城市产生竞争力。”
“毕竟,对于海底捞动辄人均90元以上的消费水准,价格敏感度较高的低线市场很难愿意为此买单。”火锅市场的一位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对于许多大型连锁品牌来说,突破下沉市场都要面临类似的难题,因为二三线城市的工资水平不及一线城市,而品牌的定价如果在各城市都较为统一,则很难成为这些城市的首选。”
图片来源:海底捞招股书
“很多三线城市都早已有了当地的特色品牌,并和当地消费者形成了特殊感情,商业化的海底捞很难脱颖而出。”上述观察人士称。
一位曾在海底捞重庆分店工作过的服务员彭茹(化名)告诉锌刻度,“重庆的海底捞明显遭遇冷落,顾客大部分是外地游客,重庆本地人很少来吃。并不像一线城市的海底捞,随时都有人在排队。”
可以说,海底捞在重庆遇冷,是一个典型案例。
2019年9月,海底捞重庆首店在来福士广场低调试营业,但却一度被人”唱衰”。背后的重要原因正是重庆的地域特殊性——以火锅闻名的重庆,火锅店总数接近40000家,且重庆人吃火锅爱吃“老火锅”,还最爱江湖气十足的街边小店。
“比起味道,海底捞的吸引力远没有重庆本地的火锅香,却还需要时间排队。”重庆本地人张玲告诉锌刻度,自己和朋友曾在海底捞开业时去过一次,但都觉得很失望,“身边很少有重庆人会主动选择去吃海底捞。”
“四川、重庆市场的外地火锅品牌很少,就是因为本地人口味很固定,外地品牌很难迎合。”四川一火锅协会的成员告诉锌刻度,海底捞主打的是服务,但是川渝人更看重口味。
味道不足,服务来凑?
陈悦第一次走进北京一家海底捞,就被感动了。当天在北京出差的她,几乎一整天踩着高跟鞋奔波,直到在海底捞的等待区坐下,才发现自己的脚后跟已被磨出血印。
海底捞的迎宾看见了正在看伤口的陈悦,并立马送来了两张创口贴。陈悦当时就愣住了,“海底捞能做大,不是没有原因的。”
众所周知,无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务是海底捞最大的特色,从服务员“随时眼里有活儿”,到服务周到的等待区和洗漱间,再到在线陪聊,帮庆生日等特色服务,曾一度饱受好评。
“海底捞的服务员似乎从来都带着超热情的笑容,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迅速得到回应,所以我爱海底捞,很大程度上都是爱这种服务。”对很多像陈悦这样的消费者来说,在海底捞,服务的吸引力是大于火锅本身的。
“从入职第一天,带你入门的师父就会不断提醒你,保持微笑,能不让顾客亲自动手就不要让顾客动手。”上述海底捞服务员彭茹告诉锌刻度,“在海底捞工作,热情是必备的技能,要随时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如果知道客人来自其他城市,还会尽量邀请老乡服务员为其服务。”
彭茹称,“虽然的确会增加工作量,大家都会更辛苦,但是其实带着笑容去工作,大部分客人也会更尊重我们。所以其实大部分服务员在工作中还是愿意保持热忱。”
然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种无差异,而又过度热情的服务,感到“负担”或是“尴尬”,各大社交平台上甚至出现了“恨一个人就带他去海底捞过生日”、“在海底捞自己倒水是件多么困难的事”、“千万不要让海底捞知道你的生日”一类的调侃。
“海底捞的热情已经有些过头,很多过于细节化标准化的服务已经让我觉得很有压力,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尴尬。即便有时候拒绝,他们还是会上前服务。”一位消费者表示,在他眼里,海底捞的服务员很像不少连锁店的导购员,如影随形,时刻关注,让人会觉得不自在,“这种过度服务,有时候打破了消费者与店家之间的边界感。”
也有消费者认为,这是海底捞的不得已之举,“味道不够,服务来凑”。
不过,海底捞也听到了反对“过度服务”的呼声,并试图解决——近日,海底捞推出了“请勿打扰”的服务。
如果消费者对服务员提出拒绝各种服务的要求,就能获得一块写着“请勿打扰”的牌子,把它放在显眼处,服务员就会只提供上菜、撤空盘等基本服务。
蒙眼狂奔之下,需要新的突破点
“我一直在琢磨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环境、口味、食品安全还是服务?我想了很多,觉得都不是。”
海底捞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在张勇看来,海底捞之所以强大,核心竞争力是他自己独创的、能够激发员工创意、热情、积极性的一套海底捞人力资源体系,“这是海底捞自己摸索尝试出来的,也是餐饮行业所独有的。”
但当“保姆式服务”无法打动消费者,甚至开始成为消费者避而远之的主要原因,失去这样的竞争优势,海底捞如何再度突围?
更何况,留给海底捞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方面,海底捞需要为其开发的“餐饮行业独有人力资源体系”付出更高的成本——海底捞的平均薪资高于全国人均水平。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海底捞员工平均月薪是6053元,而同期全国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5750元。
而财报显示,由于业务扩张,员工人数增加等原因,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由上年同期的36.52亿元升至40.74亿元,增长11.6%;所占收入百分比从31.2%增至41.7%。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被评为米其林一星的唐宫、老字号广州酒家等老牌餐厅。
另一方面,从2018年抛弃以往稳扎稳打的经营方式开始,从平均每年新增门店十余家,突然变为一年新开上百家门店,追求极速扩张的海底捞,需要面临成本压力也是不可小觑。
上半年,海底捞财务成本从上年同期的1.02亿元增至1.83亿元,增长79.2%。海底捞称,这主要由于业务扩张,导致租赁负债的利息增加,以及银行借款的利息增加。
现阶段,海底捞的确为投资者讲述了一个不错的发展故事。随着门店的极速扩张,资本市场对其的态度也愈发热情,据wind数据,1月疫情爆发至今,海底捞股价上涨了46%。截至撰稿,海底捞的总市值已打2782亿元,再创上市以来新高。
在资本的裹挟下,海底捞需要为投资者描绘出一个更好的前景蓝图。但付出了这么高的代价,却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未来又如何能够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