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家里开工厂的,如何在网上卖自己的产品?

扫码手机浏览

大家好,我是七妹妹!上次我说的写三篇基础运营的帖子,已经全部发完了,有运营基础比较薄弱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第一篇,竞品分析和类目爆款模型拆解这个是最基础的运营数据分析,希望大家细致的去做自己的···

图片来源@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大家好,我是七妹妹!

上次我说的写三篇基础运营的帖子,已经全部发完了,有运营基础比较薄弱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第一篇,竞品分析和类目爆款模型拆解

这个是最基础的运营数据分析,希望大家细致的去做自己的工作,做运营,没别的,就是要肯动脑子,肯吃苦。然后,你要懂得如何去利用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篇,直通车推广计划拆解

讲的是直通车的数据拆解,对我们在做直通车计划的时候,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第三篇,官方大促运营规划拆解

当你的店铺有稳定的流量基础,有稳定的人群基础的时候,你就会对这种有很明确的需求。

好了,上面三篇基础运营的帖子,我算是兑现诺言了,但我发现好像没多少人喜欢看,其实在我们的运营过程中,数据分析无时无刻不在。

我们要擅于分析,更要明白数据背后的意义,不然就是把数据分析出来了,那也是没有作用的。

我今天,不想展开这个来写了,既然你们不喜欢看这种,我就写我自己喜欢写的!

那今天的主题就是 如果你自己家是开工厂的,你如何在网上卖你的产品了?

有很多人啊,他可能是开工厂的,又或者自己的亲戚开工厂,又或者他是一个传统的批发商,看见别人在网上卖的风生水起,自己的那个心啊,就按赖不住了

他就想啊,我给他们供货,我为什么不自己去卖,价格上我可以有优势,岂不是碾压他们

于是乎

脑门一拍

找运营

招美工

客服再找两个

看着可爱漂亮的员工们

感觉不是一般的好!

七妹妹,今天打算要好好写一篇帖子了,为什么了?

因为,说到这个问题,七妹妹我是感触颇深。

七妹妹的姐姐也是开工厂的,不止一次找过我,要我给操盘线上渠道,我都婉言拒绝了!

为什么了?

并不是我不想帮这个忙啊

人情世故,跟亲戚合作是最不好的

况且,当我把其中的细节和运营规划给到姐夫的时候

他就打了退堂鼓

我在这里说了,说的也是我这些年的运营经验,我想给出一些实际有用的分享,真的哪怕一点点有用就足够了!

但派代就是派代,我除了要写感触,还要写解决方案。我将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说。

首先,这种情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派

有的人他就是想做一个自己的品牌

有的人他比较务实,就是想卖货挣快钱。

想做自有品牌的有两个我要说的。

第一,品牌从0到1的难点和痛点

第二,品牌从0到1的前期规划。

想快速卖货的,我也有两点要说的

第一,不同的平台的侧重点在哪里

第二,不同的平台应该选择怎么去推广

好,现在我来分别详细的说一说,能不能静下心看完,那就是大家的事了,我反正是用心在写。

品牌从0到1的难点和痛点在哪里?前期我们要如何去具体规划了?

1.资源整合

2.市场评估

3.市场细分

4.选品

我们在做市场评估的时候,有几个大的要点就是要分析出

1. 市场容量有多大

2. 市场有无增长趋势

3. 市场有哪些KA卖家

4. KA卖家体量有多大

5. KA商家的主流产品有哪些

6. 市场有哪些细分人群市场

7. 不同细分人群市场对产品的主要需求是什么

而往往,我们有些人,真的就是难在这里了,又或者说,他又想做大做强,又不想做这些基本的操作。

前期这些,我们到底该如何去规划了?

我们举个例子,以内衣为例,我们通过对行业的市场评估可以看到行业的大体情况。

具体到天猫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看到细分类目的市场容量。我们可以看到,在内衣这个大类目下,文胸内裤睡衣家居服的支付占比很大,那我们在后续做产品布局的时候,就要主要考虑这些品类。

接着,我们对整个家具服品类进行一个详细的排行分析。我们从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个类目大概的一个容量。

我们通过对头部卖家的分析,可以知道他有哪些主流产品,可以知道,他的主要获客渠道,这些我们在做自己的运营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了,

你的资金预算有多少,

你在这些主流的获客渠道上有没有经验和技术上的优势,

我们要不要跟他一样做这些渠道去获客?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我们可以把整个细分类目的主流产品做一个汇总,然后做一个总结性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价格段内,主要以哪类产品为主,对应的人群又有哪些大致特点。

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大概的运营规划。

怎么做了?

我们最基础的大方向工作是

1. 店铺产品布局

2. 选品测款测图

3. 店铺整体视觉的打造

紧接着,我们要做一个基础的销量和评价,这个方法有很多,我就不概述了。

那么对于很多人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做一个推广计划来引流。

对于这种品牌从0到1的店铺,我们需要做好

1. 站内站外的种草

2. 直超钻的组合推广

3. 精细的会员营销系统

4. 达人带货的筛选

活动的规划也是运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了解官方的活动时间节点,关于这个部分,我在我的三篇基础运营帖子中,有详细的介绍,如何做官方大促运营规划拆解。

产品布局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对自有的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做一个总结。

具体的可以看我上面图中的演示。

直通车和超推,以及钻展的联动,是一套完整的付费推广系统,做到不同阶段,不同目的,有规划,有节奏的去配合不同的推广工具,才能让店铺的流量持续。

这里我好好说一下,关于种草和客户会员营销系统搭建方面的知识。

种草在品牌推广上尤为重要,尤其是这种从0到1的自有品牌建设。

我们前期通过种草可以给品牌和产品进行大量的提前曝光,继而转化为进店流量。

那具体怎么做呢?

1、联动霸屏。

有一项研究表明,81%的消费者会因高频出现的内容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例如,城外圈通过大数据分析、目标人群画像以及同行竞品词数据构思话题,从一个网红到几十个网红一起的「安利」,吸引各路KOL形成独特的UGC氛围,并同步推出粉丝互动活动,借助粉丝力量产生病毒式裂变。

通过联动霸屏实现全媒体覆盖之后,我们再把那些有效的、有价值的消费者给筛选出来,这个就是霸屏的意义。

2、明星KOL爆款推荐。

用户对KOL的长期性关注会让他们产生一种认同感。例如我发的那些笔记多了之后,有好多人来是私信问我关于电子产品或者数码产品的疑虑,他们认同我的理解,觉得我推荐的东西一定靠谱。

这种爆款推荐的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品牌获得海量的曝光、高效的流量和特别良好的口碑,还能实实在在的收获销量转化。

3、红人种草测评。

用户阅读完红人发布的产品测评内容,会在评论区进行交流,慢慢的会建立起一种社交关系,这种社交关系是依靠了用户对网红的认同感而自发建立的。

这种方法,首先成本特别的低,我们只要把内容和评论维护好了,它会自发传播;第二是种草特别的容易,只要我们做好口碑和弄准定位之后,用户就会自己口口相传,这就是小红书平台所能够带来的一些优势。

小红书推广要注意什么

同样在小红书在推广,有的商家效果非常好,有的却效果寥寥,为什么差距这么大这么明显?在小红书推广要注意什么?

1、官方扶持的重要性

在小红书平台上,我们一定要跟平台做强绑定,因为官方扶持很重要。比如我们做了同样的内容,我们直接发,只能获得一个阶段基础的热门投放,但如果我们有了官方扶持,官方会给我们一些流量推荐,就很有可能会上热门。

我们作为MCN机构,会去跟小红书平台谈一个资源置换,小红书平台需要内容供应,它不可能自己做,它需要引入新鲜血液为它生产内容,而这些是我们擅长,我们可以给它提供想要的内容。

我们跟小红书平台资源置换要的是免费的广告位和各种曝光渠道,包括线下活动。

2、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对于广告投放,我们要做数据分析,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我们投的东西值不值,选的IP对不对,做的内容有没有达到一个最大化的利用。

我们可以利用平台内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直观的就是数据流量、粉丝关注和投放的平台时段怎么怎么样;我们也可以对我们选的网红做一些数据分析,比如他的互动量是个什么样的。

对于这些数据,我们定期做一些整理分析,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及时调整,而如果我们不做数据监测,我们的投放一做就是半年的,可能就白做了,所以数据分析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及时调整。

我们种草就是为了带货,如果不给自己定一些最基础的KPI,就可能是在纯烧钱,所以我们要给自己定KPI,给我们要签的那些网红和机构定KPI,给他们施加压力,让他们把自己的内容做的更精准,最终可以把货给卖出去。

小红书种草的误区

很多人看到了小红书种草的好处,也纷纷开始在小红书的运营,但做的好的却不多。这是因为他们犯了这几点错误:

1、内容吸引力和实用性不足;

2、小红书号定位调性不清晰。如果没有机构的培养和孵化,素人账号发的内容会比较乱,他的定位会比较模糊,找到自己的调性可能会有点难;

3、关注的用户群体不匹配。如果没有机构介入,我们很难去做好一些精准匹配,我们筛选到的IP不一定通用;

4、广告植入生硬、笔记曝光量低。

针对以上这四点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

1、小红书号人格化。

我们运营小红书账号,一定要有一种人格化的属性,我们看起来得像是个真人,我们发的内容不要是很官方、很专业的,要像个素人,要让用户感觉真实,这是一个人格化的属性。

2、适当的做一些营销互动,增强跟消费者之间的亲密感。

当我们有了大量的IP之后,我们一定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选至少十个以上的IP去参加活动,做到类似于之前说的联动霸屏。我们做了营销互动之后,不仅产品内容曝光的几率会提高,而且还能加强消费者跟IP之间的亲密感。

3、与消费者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反馈。

消费者在被种草后,购买并用过产品,他们一定会提出自己的消费意见,第一种是给产品的反馈,希望产品可以进行改进,第二种是使用笔记,希望更多人可以使用这个产品。而我们要做的很简单,把这些内容都记下来,最后整理并发出来,要让粉丝们知道我们在时刻关注他们,我们很在意他们的想法。

4、为消费者策划一些惊喜,建造利益关系。

这点跟微博抽奖很像,我们可以举办一些线下的活动,给现场的粉丝送礼品,多建造一些利益关系,因为只有我们给消费者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才会去长时间的依赖我们,我们要用利益去绑定粉丝们5、笔记内容定位更准确,更高质,找准目标消费群体。

小红书种草要注意什么

在小红书种草的过程中,有五大原则需要注意:

1、圈层传播:“人以群分”,抓准眼球的信息在同个圈层内的传播速度会更快,能激发“受众——受众”的自传播。

2、真实:真实是永远的套路;种草内容是关键,要让粉丝们相信是 KOL 用了以后真心推荐,那KOL的内容怎样才是真实,第一是亲自体验产品,第二是发自内心的使用心得,产品测评。

3、带货节奏:新品上市站内外节奏全打通;控评引导转化,监督舆论走向,在每一个阶段投放出适合的内容,多维评论内容引发共鸣。

4、有始有终 :做好各平台露出,关联电商关键词搜索,让用户看到标题与关键词然后能搜索到产品,展现遍地种草效果。

5、SEO(搜索引擎优化):做好总结和及时复盘,每一天投放后及时与客户沟通统计看电商搜索量数据,再反推KOL的推广效果。包括账号类型选择,发布时间是否合适,发布内容是否种草,KOL的推广效果,从而选出下一轮的种草种子账号。

在信息大爆炸的数字营销时代,产出优质内容是决定种草成效的重要一环。

基于产品特性,结合消费者爱看爱买内容的特点,产出精细化、定制化内容,才能俘获消费者的心智,成功种草。

关于会员营销系统的搭建

运营的终极目的都是为商业负责。我们通过规则设定任务体系,用户完成签到、消费活跃、等一系列的任务获得成长值;成长值本身是兑换筹码,折射的是会员权益。当用户在平台上付出劳动成本,平台需要通过会员权益对用户的劳动进行结算。当用户在平台上付出的劳动成本越高,获得的权益就越多,用户的劳动成本等于多少钱,每个会员等级下的权益需要多少成本,如何保持盈利而不是亏损,是运营权衡的重点。当用户通过不断的劳动付出,不断在平台中沉淀个人内容,比如产生社交关系、获得更高权益、最近消费内容等等,这让用户的迁移成本增加,对平台的忠诚度和粘性越来越强。

对会员进行分级之前要清楚,驱动会员晋升的核心是什么?这个核心必然和产品的核心业务挂钩。根据产品核心业务目标不同,我们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一是根据RFM模型分级,二是根据用户状态分级。1根据RFM模型分级通过RFM模型,对消费时间、金额、频率进行交叉分析,得出活跃用户的平均交易次数和消费金额,根据平均值进一步定义会员等级。举个例子:1级会员(低于平均值):用户近一年的消费金额为1000元以下,且消费10次以下;2级会员(处于平均值):用户近一年的消费金额为1000-2000元,且消费10次以上;3级会员(高于平均值):用户近一年的消费金额为2000元以上,消费次数不限;这样划分会员等级,目的是鼓励用户持续消费,对短时间内贡献较大或消费金额不高但频次多的用户,保持营销。这种分级方式,常出现与电商平台或类似产品。2根据用户状态分级根据AARRR模型,产品会对用户进行分层。不同产品的用户分层,需要结合用户数据和业务特性进行综合划分,我们通常划分为4-8级。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有些产品会员划分4级,有些却划分8级?因为等级划分和产品的任务体系挂钩。比如滴滴会员的成长值是获取里程数,没有其他获取途径,会员最多划分4-5级。会员等级较多的产品,除核心获取途径外,还可以通过日常任务获取,如营销任务、活动等,所以在会员成长速度和等级上会做稀释。划分好会员等级,下一步就是命名。

由于会员获取成长值的途径比较固定,我们在设定不同等级的会员权益时,必须有明显的、可区别且具有吸引力的权益。否则,很难驱动用户产生主动、高频使用产品的行为。其次,会员权益的设计要平衡效益与成本。简单来说,就是要运用商人思维,比如某金卡会员打包的会员权益,等于给用户补贴了多少成本,平均一个金卡用户一年能消费多少钱在产品上?不同的产品类型,包装的会员权益也有所区别,大体分为六大类:基础权益型、折扣优惠型、服务扩大型、内容增值型、积分回馈型。不同产品根据需求,自行运营发挥,但须注意两点:1不同产品的会员权益设定,要有主次之分,因此会员权益给多给少,需要权衡。2会员权益的设定,并非一层不变。如数据表明,产品短时间内累积大量金卡会员,会员权益影响了公司利润最大化,需要考虑是否要增加会员晋升门槛或削减会员权益;或者产品超过75%用户卡在金卡等级,需要考虑是否权益吸引力不足或成长值获取速度过慢。第四,规划会员晋级速度和成长值通常来说,会员晋升速度框架由高到低应为1:6:3。我们划分出会员层级后,取一个基础值,按照晋升倍数往上取值,得出每个会员等级对应的成长值。对任务获取成长值的速度进行计算,以1年(12个月)为规定范围,通过五个步骤,不断对成长值进行调整,最终得出所需时间。1我们需要梳理出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成长值。2将每模块的子任务整理出来,并附加成长值,第一次整理可以拍脑袋选取范围,后续在做调整。3对每个任务模块下的子任务成长值,按周进行累加测算,并对照上面每会员层级设定的成长值;是超出还是不足;进行把控调整即可。

那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不同的平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例如,拼多多的平台的特性,跟淘宝天猫就是不同的,如果你要布局拼多多这个渠道,你就需要做不一样的规划。

而如果你走现在比较火的抖音直播的渠道

那对于你的要求是更高的。

直播间的人,货,场

主播,场控,运营,助播

话术,选品,排品,投流

这些配合的天衣无缝,才有可能做好一场直播

所以,我个人建议,起初工厂自播最好找人合作,然后慢慢建立自己的体系

上面说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要展开来说,我想这一篇帖子得几万字都说不完。

这里我就不在展开来说了,你们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可以联系我,跟我交流。

好了,今天真的打字打累了,我是七妹妹。主页有我的联系方式,有问题可以问我的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推荐文章